晏殊写词立意高蹈
长亭,送别,这一古俗,折柳,立于水边,长亭迤逦,或是落下雨来,总会让人想起柳永的雨霖铃。执手相看泪眼。少年被这女子送别,并没有那般的愁怀惨戚,而是容易去。晏殊此时所思为何?是,是对无情须眉的大骂。一别后,夜半楼头,残梦五更,听钟声滴漏,思旧时情怀,女子幽幽地叹一口吻,孤单如影随形,这般离愁别苦,竟似那三月绵绵细雨,悠悠做恨,无休无止。春花将逝,离愁便会跟着这花的回忆,被深埋进心底。花底一词最妙,是对女子心思的最美最现蔽的注释。
晏殊《玉楼春·春恨》绿杨芳草长亭。年少抛人容易去。楼头残梦五更钟,花底离愁三月雨。无情不似多情苦。一寸还成万万缕。海角地角有穷时,只要相思无尽处。